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实习实践环节建设,挖掘课程的特色和创新点,打造“理论+实践”课程,加强同学们对于非物质文化的重视与了解,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学院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2025年5月29日、6月5日,《物质文化史及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张彦辉、申艳茹带领同学们分三组开展了主题为“唐代灰缬技艺复原”的教学实践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感受古典技艺,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前数日,就不辞辛苦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蓝印染所需的桐油型版、白胚布、塑料刮子、防染糊等,并建了染缸,制作了一批实验样品。
灰缬所需型版
灰缬样品制作
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之初,张彦辉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实验室,并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古代色彩的种类,与现代西方色彩的区别,以及中国古代各种颜色染剂的来源和染缬方式。随后,张彦辉老师带领大家进入实验场地,为同学们详细讲授实验的每个步骤。同学们兴致盎然,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并开始动手实践——挑选桐油型版、刮防染糊、清洗型版、染色、晾晒、清理防染糊等,现场学习气氛浓厚,其乐融融,让人感受到师生共学的乐趣。
张彦辉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实验室
张彦辉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授实验步骤
张彦辉老师指导同学们刮防染糊
同学们在微光下完成染色环节
染色之后对样品进行晾晒
本次教学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完成每个步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物质文化的魅力。同时,大家也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体而言,《物质文化史及实践》是一门兼具广度和深度的课程,本次教学实践只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探索的冰山一角,更多深入的实践活动,还需要同学们不断探索。
图文:冯梓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