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毓秀史学讲坛第121讲——中古中国的丧葬模式

发布日期:2024-12-06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4123日,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举行“毓秀史学讲坛”第121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梅田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中古中国的丧葬模式”的讲座。讲座由洪猛教授主持,历史学系张旭老师、王清刚老师、李娜老师、张海老师、申艳茹老师、左华老师、彭小舟老师以及校内外各专业学生六十余人参加讲座。

IMG_80440

李教授就墓葬考古的方法论与中古丧葬模式的变迁两个方面对此次讲座主题展开了论述。

首先,李梅田教授对我国的墓葬考古进行了方法论的反思。他通过对包山楚墓、马王堆汉墓、南越王墓以及唐代昭陵等诸多墓葬的形制与内容的分析,导出一系列的问题意识。李教授指出墓葬是丧葬行为的物质遗存,从本质来讲,更是古人生死观、伦理观与价值观呈现。因此李教授认为墓葬研究不应困于物质文化的讨论,而应致力于丧葬行为下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多样性探究。

IMG_7978

在此基础上,李教授阐述了“死亡考古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方法。他指出“死亡考古学”是通过转化考古发现的墓葬、复原丧葬的仪式与场景、讨论丧葬仪式的意义,分析出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及处理方式,进而达到“透物见人”的目的。

随后,李教授介绍了中古丧葬模式的变迁。以西汉为分界期,中国古代的丧葬模式变迁大致可以被分为两大阶段,而西汉以后,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墓葬的礼仪空间也各有特点。西汉以前,丧葬模式以封闭性较强的井椁式墓穴为主,墓葬仅用于“藏形”,不设祭祀功能,反映了古人“生死有别”的观念。西汉中期以后,封闭性的井椁式墓逐渐向开放性的宅第式墓转变。之后墓葬在以西汉的宅第式墓穴为基础不断演化与发展,在汉代时以横向平铺为主,魏晋时期常设祭祀场所一度移至墓内,后来又演化为纵向立体式墓穴。李教授强调祭祀是人与神的互动与交流,墓祭的出现与仪式的强化使墓地成为重要的礼仪活动场所,促使其地上与地下空间都走向开放。

IMG_8002

最后,李教授就中国古代墓葬礼仪空间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墓葬里“藏形”与“安魂”功能兼具的空间、埋葬空间与祭祀空间的划分等生动地体现了古人的丧葬观念。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南宋新出现的墓葬形式、河西魏晋墓的特殊性、墓葬考古研究中社会学方法的应用、东北高句丽壁画墓、南方地区魏晋墓等问题与李教授进行了交流,李教授逐一给予了耐心解答。

上一条:我院成功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比赛

下一条: 党建引领聚合力 联建赋能促提升——历史学院党委与生态环境系开展联学联建活动